商业计划书是全部合作企业向潜在合作商递交项目情况最全面的一份资料,我们认为撰写一份优质的商业计划,对获得合作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中小企业如何创造条件,吸引合作商呢?一般来说,企业首先要熟悉合作过程。在进入合作程序之前,首先要了解合作商对一个合作项目的详细评审过程。要学会从他们的角度来客观地分析本企业。很多创业家出身于技术人员,很看重自己的技术,对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有很深的感情。
然而合作者看重的不是技术,而是由技术、市场、管理团队等资源配置起来而产生的赢利模式。他们要的是回报,不是技术或企业;其次,企业需通过对技术资料的收集,详细的市场调查和管理团队的组合,认真分析从产品到市场、从人员到管理、从现金流到财务状况、从无形资产到有形资产等方面的优势、劣势。把优势的部分充分地体现出来,对劣势的部分看怎样创造条件加以弥补。
要注意增加公司的无形资产,实事求是地把企业的价值挖掘出来。然后,向合作商提供代写商业计划书。
西方国家有关统计表明:在经过常规程序的评估后,100个商业创意中只有3%左右被认为有商业合作价值,条件合适时可能付诸商业合作行为;而这3%的商业合作项目、企业在创办后头三年内有80%多会失败、倒闭、破产或因经营不善而转手。历史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任何商业创意在付诸实践之前都应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制作商业计划书就是完成这一评审过程。
美国一位著名合作家曾说过,企业邀人合作或加盟,就象向离过婚的女人求婚,而不象和女孩子初恋。双方各有打算,仅靠空口许诺是无济于事的。
对于正在寻求资源的企业来说,商业计划书是创业合作的“敲门砖”。作为企业进行合作的必备文件,其作用就如同预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是一份对项目进行陈述和剖析,便于合作商对合作对象进行全面了解和初步考察的文本文件。近年来,合作的程序日益规范,作为合作公司进行项目审批的正式文件之一,制作商业计划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修课程”。
作为一份标准性的文件,商业计划书有着大同小异的架构。但是,有的商业计划书却能迅速抓住合作人目光,而有的计划书却只能以进入“回收站”作为使命的终结。客观的说,项目自身素质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原因,但是,一个完美的、专业的表现形式也同样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逻辑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商业运转中并不适用。一份成功的商业计划书涵盖了合作人对于合作项目所需了解的绝大信息,并且对于其中合作人通常关注的要点进行重点陈述分析。这样的商业计划书可以大大减少合作者在进入尽职调查之前的工作量,便于双方迅速进入后期实质运作。不同的合作项目,由于项目性质不同、项目所处阶段不同等各种因素,合作人关注点会有所侧重。一般而言,项目的市场、产品、管理团队、风险、项目价值等方面是合作人评审项目的要点。商业计划书的基础性内容是项目的市场调查(因为几乎所有商业项目都涉及消费行为分析和消费行为预期),成本低的或有同类企业作为参照的项目,可以自己按程序去做市场调查;涉及市场范围大,或合作额大,或项目没有已经在运行的同类企业可比较参照的,需委托专业市场调查机构完成。
企业编制商业计划书的理念是:首先是为客户创造价值,没有客户也就没有利润;其次是为合作商提供回报;第三是作为指导企业运行的发展策略。站在合作商的立场上,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应该包括详细的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分析;清晰明了的商业模式介绍,集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人才的团队构建;良好的现金流预测和实事求是的财务计划。
随着接触深入,如果合作商对该项目产生了兴趣,会与企业签署一份合作意向书,并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与尽职调查。通常企业与合作商对项目进行价值评估时着眼点是不一样的。一方面,企业总是希望能尽可能提高项目的评估价值;而另一方面,只有当期望收益能够补偿预期的风险时,合作商才会接受这一定价。所以,企业要实事求是看待自己。可以这样说,商业计划书首先是把计划中要创立的企业推销给风险企业家自己。其次,商业计划书还能帮助把计划中的风险企业推销给风险合作家,公司商业计划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筹集资源。因此,商业计划书必须要说明:
(1)为什么要冒风险,花精力、时间、资源、资源去建设与经营项目?
(2)为什么要这么多的钱?为什么合作商值得为此注入资源?需要体现出对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关注,敢于竞争的精神,对市场的了解,行动的方针及管理队伍的实力。
对已建企业来说,商业计划书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定下比较具体的方向和重点,从而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企业的出资者以及供应商、销售商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说服出资者(原有的或新来的)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源。正是基于上述理由,商业计划书将是企业所写的商业文件中最主要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