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业者解读餐饮企业内在的经营规律,挖掘餐饮业做大做强所需的营销技巧和经营手段,带读者亲身感悟这个行业的经营难度,探查任何可能出现的隐患以及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使经营者跨越成长的危险,寻找做大之道。
对于中小合作者而言,恐怕没有什么行业比餐饮业更吸引人了。一则合作可大可小,既可独立经营,也可联营、加盟;二则合作周期短、见效快,做上路了,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完成从单店到连锁的整个发展过程,做到资源的快速增值;三则门槛不高,进退自如。因此,做餐饮也就成为众多创业者首次创业的最佳选择。
然而,任何一个行当都是一门学问,常言说“隔行如隔山”,餐饮业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众多“门外汉”涌向餐饮业后,或许可以很快可以通过独特的菜品和创意抓住消费者,但随后却很难继续扩大影响,走规模化发展道理。不仅慨叹,餐饮业的水太深了!
创业难,守业更难,而把事业做大做强更是难上加难。餐饮业的水有多深?有人说:好学肯干的人,做3 年才算入门;想当甩手掌柜,不出3 月就得关门。一个餐馆,从选址到开业,从服务到采购,从点菜到收银,涉及太多的知识和细节。任何一个细节出现纸漏,都会在你往规模化发展的道理上埋下一颗地雷。地雷越多,隐患越大。餐饮业合作必须把握以下方面:
口味创新:敢为天下“鲜”
餐饮业像一个魔力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醉心其中。对于中小合作者而言,餐饮业走进容易,但要往深处游去,往往会遇到惊涛海浪,要做出点样子、创出新意并不那么简单。餐饮业号称“百业只王”,内有句话叫:“眼光是金,特色是宝”。虽然经营者进入的形式各有不同,但不管其背景如何,要想在餐饮行业中树起一面大旗,找到立足之地,找对特色项目永远是最关键的一步。
重庆一位老板,偶然的一个机会,她和朋友发现郊外的菜品更有风味。于是,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小餐馆。当时的餐馆只有5 张桌子,而且因为菜品普通。后来知道,只有菜品有特色,才能吸引人们驱车前来吃饭。但她和朋友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到底做什么,在项目的问题上琢磨了很久。他们曾尝试用人们常用的土螺丝做菜,但客人吃了后觉得腥味重,有泥沙,口感不好,生意仍然不见起色。一天,她偶然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福寿螺没有土螺丝的缺点,而且肉质细嫩,她找到了这样的好品种,非常惊喜,可她很快想到,别人也能找到福寿螺,拿去做特色菜。要想自家菜品没有竞争对手,还必须在味道上多下工夫,做到独此一家。于是请来厨师反反复复做起了试验,当时试验起码都是几百斤,上千斤,一起试着把福寿螺做成各种味道,有泡椒口味的、过桥口味的、蘸水口味的,拿给客人品尝。最后,通过辣子鸡的炒法制作福寿螺,即可将其营养成分保留,有有独特的香辣味道。为了做出特别的香味来,经过多次试验,最后确定了调料的比例和火候,麻辣福寿螺最终定型,味道特别好,生意迅速火爆起来,小店也由5 张桌子扩展到30几张,最后一条街都被她租了下来。
辣子鸡:3 年“磨”一菜现在,重庆歌乐山镇因“歌乐山辣子鸡”这道名菜闻名遐迩,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创始人名叫朱天才,退休后才开始创业的朱天才,用了3 年时间才琢磨出辣子鸡的最佳做法。1986 年,朱天才用自己多年积蓄下的2 万元钱,在重庆市区到歌乐山镇的必经之路旁建了个小屋,出售茶水、馒头等价格低廉的食品,但做了一段时间以后,他意识到利润太过微薄,光靠卖这个不行。但在这偏僻的地方到底做些什么好呢?当时四川流行吃火锅,但朱天才想,平常来小店里吃饭的多是些赶路的人,不能花很长时间吃火锅。不如干脆就地取材,用歌乐山的农家土鸡炒点做起来快、吃起来又方便的菜。没有名师指导,顾客是他们惟一的老师。开始是加入大蒜、泡椒、花椒一起炒,但客人都说不如全部用干辣椒和花椒,让口味单一,客人反而容易接受。川菜有24 种味型,其中有9 种是麻辣口味的。朱天才一家人在客人们反复的指点下,不厌其烦地对这道菜加以改善,经过3 年的努力,他的辣子鸡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口味。
(需要查看全文,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