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决策是企业持续经营中最重要的决策行为之一。针对企业合作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对项目决策中的企业战略符合性、项目市场可行性及经济可行性的论证方法进行了研究。
1、合作项目决策的概念与内涵
本文中所指合作是直接合作,是形成固定资产的主要形式,合作形成的“产品”不是社会需要的最终产品,只能是中间产品,而中间产品最终要服务于最终产品。合作项目是指为特定目的而进行合作建设,并含有一定设备仪器、建筑或建筑安装工程,且形成固定资产的建设项目。
合作项目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之前的全部活动,即设想、提议、论证分析及决策过程,但不包括筹资。合作项目决策的任务是通过分析论证,确定项目做不做和怎样做。同时,这里的合作与一般的购买有区别,合作目的是获得预期的收入,而这种预期收入可能是不确定的。虽然人们可以凭借经验对未来发生的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但这种预测是不准确的,即合作具有不确定性。
2、企业合作项目决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合作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合作波动也是决定经济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企业现阶段合作的主要问题是:重复建设严重合作过快增长,合作变化过于激烈,合作形成的生产能力在部分或者大多数行业中过剩等等。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2.1企业经营的主业与辅业主次不分
对于部分中国老牌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营业收入不相上下,甚至小于其他营业收入,多种制造业与多种服务业收入均在企业营运范围内。经营的业务之间没有联系,不利于领导决策和生产经营,且合作分散,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最后只有进行破产重组。虽然这样的企业在逐渐淡出市场,但留给企业的启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2合作项目管理与决策水平较低
在部分企业合作全过程中,企业虽然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项目实施中,但由于项目实施计划操作性不强,项目工期多有拖延,还不能够真正实现项目的全过程控制;遇到突发事件主要依靠临时决策,改变合作计划内容,极大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项目前期研究不足,产品和市场分析不充分,项目决策缺乏数据支撑,主要依靠经验判断。
2.3项目专业分析人员缺乏
在生产制造类企业中,从事项目分析的人员主要为技术人员,或由原来的技术人员转型而来,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合作等理论知识,导致分析工作难以开展,或难以将分析结果用于项目实际的决策上。
2.4合作决策方法应用不够
经济理论的发展需要与合作实践结合,才能论证理论的正确性并指导实践,但由于企业的合作往往具有一定的急迫性,或者企业不能按照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步骤进行可行性分析,故在合作实践中决策较为粗放,也不能掌握好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3、合作项目决策及方法研究
本文认为,企业合作项目决策需要考虑企业总体战略、产品市场可行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可行性、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等方面内容,而关键点是企业战略符合性、项目市场可行性及财务分析可行性。而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相对容易把握,不足以成为决策关键。
3.1合作项目符合企业总体战略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企业总体战略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定位和盈利水平等,规定了项目决策的基调。合作项目必须在总体战略指导下进行,合作要符合企业发展方向,合作要体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合作完成后要能够实现企业要求的收入和利润目标。若合作与企业战略一致(前提是企业有一贯的战略方针),可以在企业原有合作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追加合作,或相关业务合作上实现资源共享,以节约企业的整体合作成本。若合作不能与企业战略一致,且企业没有根据合作情况发展企业战略,则该合作即使暂时能够获利,也可能会由于缺少长期资源支撑而最终失败。
3.2对合作项目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实现有效的市场分析,一是需要正确的市场调研结论,通过网络查询、行业报刊杂志、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商品需求、流通渠道、经营条件、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项目市场调研,尽可能地取得完整、确切、及时的市场信息。二是需要运用科学的市场分析方法,根据市场调研报告,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综合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对为实现产品生产、销售而开展的项目合作方案进行分析。
3.3对合作项目进行正确的财务分析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企业项目合作的目标就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合作决策必须考虑相应的成本与收益。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与实物期权理论进行合作决策和风险分析。
(1)现值法。除了项目合作利润率、合作利税率、合作报酬率、资源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合作回收期等静态指标外,要正确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就必须对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财务内部收益率、动态合作回收率等动态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
(2)对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合作分析。应用净现值法进行的合作决策,是在假定企业合作环境确定性下得出的,意味着企业对合作的未来收益是确知的,没有对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这样,企业的合作决策过程就是一个简单计算合作的未来收益与合作成本的比较过程,根据不变的折现率计算合作收益来决定是否合作,要么合作要么永远不合作。实际上,由于客观条件及有关因素的变动、预测技术局限等原因,可能导致项目实施结果与预测结论出现不一致,使项目具有不确定性,项目存在风险。
3.4其他合作决策因素分析
(1)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可分为:一是市场产品(即最终产品)的技术可行性,产品项目研发成功必须要通过小批量试制,来进行工艺验证,需要进行实现一定产量后的产能技术瓶颈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具有过大的技术问题。二是合作的产品(即中间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在合作的固定资产上,一般也是使用成熟的产品,即使不够成熟,也可利用国内和国际的资源进行解决,并不存在太明显的技术问题。
项目实施方案主要论证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项目目标。主要对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资源计划制定及项目组人员工作分配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项目计划因为项目负责人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可以根据已完成项目或其他企业的相关经验数据来判断,一般不具有太大的问题。
(2)合作项目伴随的经营基础和经营计划分析。即对企业整体的市场营销计划、产品开发计划、质量保证计划、内部控制计划等进行分析,考察新增合作项目及其最终产品对经营体系的适应性,以便进行经营调整。
(3)项目后评价对合作决策的影响。项目后评价是出资人对合作活动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同时,相关评价分析资料也可服务于合作决策,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总之,在分析的最后,需要进行项目的方案比选与决策。通过对项目的整体分析,得到各合作建设方案的市场、技术、经济等可行性分析结论,根据企业对风险的好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合作项目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