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是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起点。它主要研究在资源稀缺及用途多样性的假设下,经济主体面对资源约束、做出何种抉择以及满足自身效用的决策效果能否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
一、企业合作效率的内涵分析
从国内外已有的文献来看,对“企业合作效率”这一概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和明确的标准,在实际使用中也是各抒己见。因此,就需要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科学地界定企业合作效率的内涵。
在西方文献中,几乎不存在企业合作效率这样一个概念,原因主要是西方现有的财产组织体系或产权制度所具有的分散化、社会化、市场化和产权制度的私人特征,使得企业合作天然具有效率的内涵。
具体到合作效率和企业合作效率,国内观点主要有:
(1)刘海虹、王明华从资源的趋利性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合作过程实质上是一种以资源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配置过程,因为资源的趋利性促使它总是要向个别收益 率比较高的企业流动。“合作效率包括筹资效率和配置效率。前者是指该种合作体制以最低成本为合作者提供资源的能力;而配置效率则是指该种合作体制能否将稀缺的资源投入到使用最高的用途上去”。
(2)叶望春在分析金融效率时,将金融效率分解为金融市场效率、商业银行效率、非银行金融机构效率、企业合作效率、金融宏观作用效率和中央银行对货币的调控效率这些方面。其中,“企业合作效率是指企业筹资成本、筹资风险以及筹资的方便程度。企业合作效率越高,社会闲散资源进入生产领域就更容易”。
(需要查看全文,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