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看了很多的商业计划书,深感很多创业者在阐述自己的创业计划时有些“隔靴搔痒”,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不外乎两点:要么就是对项目本身的发展逻辑没有想通透,要么就是没能将清晰的战略通过简洁的书面材料有效地传达,总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
经常碰到一些创业者不愿意向合作人提供商业计划书(鉴于目前无节操的社会现实也是可以理解的),相反,他们更希望合作人有兴趣、有诚意就见面聊。殊不知,合作人是一个异常繁忙的群体,每天要开“无数”的会,看“无数”的BP,如果项目的海选也要以面聊的方式进行,那么合作人这个群体的工作效率也实在是太低了。所以,合作人在见一个创业者之前,通常希望先看一下商业计划书。
另外,我一向认为,所有的创业项目,尤其是早期项目,创始团队才是项目最大的合作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业者需要秉持的合作逻辑和外部合作人的合作逻辑应该是一致的,不同点只是在于,创业者是养自己的孩子,没得选择,而合作人则是抱养孩子,可以有选择。
因此,商业计划书不仅仅是写给合作人看的,更是帮助创业者在“需求、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团队、营销、运营、竞争优势”七个重要方面(创业成功的七根柱子)进行深入思考并在战略方面实现“动态而混沌”的自洽的过程。因此,商业计划书其实是为创业者自身这个最大的合作人而写的。